打造功能树脂、助剂、新材料整合应用技术平台
热线电话:150 0765 1114(微信同号) / 189 2925 5137(微信同号) | English
您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新闻动态>常见问题

光引发剂和二异丁腈有什么区别?

2025-09-02

  光引发剂和二异丁腈(通常指偶氮二异丁腈,AIBN)在化学性质、作用机理、应用领域及安全特性上存在显著区别,具体分析如下:

  1. 化学性质与分类

  光引发剂:

  是一类能在紫外光(250-420nm)或可见光(400-800nm)照射下吸收能量,产生自由基、阳离子等活性碎片,从而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固化的化合物。根据引发机理不同,可分为:

  自由基型光引发剂:如1-羟基环己基苯基酮(184)、2,4,6-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(TPO)等,通过吸收光能后分子裂解产生自由基。

  阳离子型光引发剂:如二芳基碘鎓盐、三芳基硫鎓盐等,通过光活化产生超强质子酸(布朗斯特酸),引发阳离子聚合。

  偶氮二异丁腈(AIBN):

  是一种热引发剂,化学式为C₈H₁₂N₄,分子量164.21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偶氮基团(-N=N-),在加热条件下(通常64℃以上)分解产生自由基,引发聚合反应。

  2. 作用机理

  光引发剂:

  依赖光能激发,分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,随后通过单分子或双分子化学作用(如Norrish I型裂解或夺氢反应)生成活性碎片(自由基、阳离子等),引发聚合。例如:

  裂解型光引发剂:吸收光能后,羰基与相邻碳原子间的共价键断裂,生成初级自由基。

  夺氢型光引发剂:激发态分子从活性单体或低分子预聚物中夺取氢原子,形成活性自由基。

  AIBN:

  通过热分解产生自由基,反应式为:

  (CH3​)2​C(CN)−N=N−C(CN)(CH3​)2​Δ​2(CH3​)2​C⋅(CN)+N2​↑

  生成的自由基(如(CH3​)2​C⋅(CN))可引发单体(如苯乙烯、丙烯腈)的聚合。

  3. 应用领域

  光引发剂:

  主要用于光固化体系,如:

  UV涂料:快速固化,形成耐刮擦、耐化学腐蚀的涂层。

  UV油墨:用于印刷行业,实现高速固化,减少挥发性有机物(VOC)排放。

  UV胶黏剂:用于电子、光学等领域,实现精密粘接。

  AIBN:

  作为热引发剂,广泛应用于:

  高分子合成:如聚氯乙烯(PVC)、聚丙烯腈(PAN)、有机玻璃(PMMA)的聚合。

  自由基聚合反应:作为引发剂控制聚合速率和分子量分布。

  发泡剂:用于聚氨酯、橡胶等材料的发泡工艺。

  4. 安全特性

  光引发剂:

  毒性:部分光引发剂(如二苯甲酮)可能具有光毒性或皮肤刺激性,需注意防护。

  稳定性:对光敏感,需避光保存,但热稳定性较好(通常85℃以下不分解)。

  环境影响:光固化技术符合“5E”特点(高效、实用、经济、节能、环保),被誉为“绿色技术”。

  AIBN:

  毒性:有毒,半致死量(LD₅₀)小鼠经口700mg/kg,腹腔注射25mg/kg,需在低温、干燥、避光条件下保存。

  热稳定性:40℃以上逐渐分解,100℃急剧分解,可能引发爆炸或火灾,需严格控制储存温度。

  分解产物:分解产生氮气和有机氰化物(如四甲基丁二腈),对人体有害。

  5. 核心区别总结

特性光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(AIBN)
能量来源光能(紫外光或可见光)热能(加热至64℃以上)
作用机理光激发产生自由基或阳离子热分解产生自由基
应用领域UV涂料、油墨、胶黏剂等光固化体系高分子合成、自由基聚合反应、发泡工艺
安全特性部分具光毒性,需避光保存有毒,易燃易爆,需低温干燥保存
环境影响符合“5E”绿色技术标准分解产物可能污染环境
在线客服系统